我不確定那種感受是來自哪裡,又為了什麼?

 

 

躺著看小說,紅色的書皮是挪威的森林上集,

一分為二的小說變的輕薄而感覺溫柔,因為重量變輕特別適合躺著的少女翻看,

那是早晨,我不常在早晨看小說,那通常是太陽下山後的情節,

早晨的光線與聲音太多,那種雜亂的感覺使我分心,無論是看書或畫畫,

我都習慣在夜晚進行,那是一種對於環境的敏感性,如同睡眠,我吹毛求疵。

但我終究是看著,忘了為什麼,翻著早已看了2次的小說,

咀嚼文字與情節,我並不會日文,對於日本的深入了解也僅止於兩次旅遊,

所以對於描述與對白相當的好奇,總會揣摩他們的用語和語氣,

女孩子男孩子講話總是喜歡用"噢"當結尾,

有一種年輕可愛的稚氣,台灣總是用"欸"或"餒"之類的結尾,

感覺比較失去了某種質量。

 

當我看的正入迷時,

突然窗外傳來聲音,帶著規律性的碰撞的聲音,

可能是拍或敲或撞或打,

總之相當的大聲也相當的怪異,

對於那樣的早晨而言是不應該無預警的發出那一連串的聲音,

感覺有一種不開心的感覺,在聲音跟聲音之間的空白蔓延,

一次又一次的干擾我的閱讀,

一開始本來不打算理會,但聲音卻持續好久,總是保持著一貫的規律間歇,

於是我在心裡偷偷的說,把這頁看完就爬起來看窗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

於是我開始加速越讀,有點急躁的看著文字,

也一方面想理解,就當這樣矛盾的心情之下看完了那一頁,

在看到最後一個字想說終於能起來看窗外時,

 

 

聲音,突然就這樣停止了。

 

 

和開始的時候一樣毫無預警,但確實的發生了,

頓時我有點不知所措,不知到是否還要起身,或是繼續翻下一頁,

猶豫了一下,我終究是沒有去看窗外的世界到底發生什麼事,

怪異而霸道的聲音又從何而來。

 

感覺一切都失去意義,也與我無關,

如果當聲音消失的時候我馬上去看,或許還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,

例如某個男人離開的背影,或是阿婆拿著某個東西緩緩走掉,

我都可以視為"啊,可能是剛剛他拿著手上的東西做了什麼,才會有那聲音。"

但我甚至沒去看,永遠都不會知道真實的原因。

 

 

當我完成了某種制約時,制約之後的理由卻消失了,

矛盾而怪異的我那時倔強不起身,永遠也不會知道那是什麼聲音,

我就是如此的人,即使日後好奇得快死掉了,也不想破壞某種原則,

我只會頑固的,翻開下一頁,

 

這樣而已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摸摸是我 MurM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